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产业经济的研究者、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品牌强企的践行者
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进入8月,暑期已过半,但研学游市场依然“热”力不减。根据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今年暑期亲子研学类产品订单同比增长七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飞猪平台的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研学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60%。需求旺盛的暑期研学游市场,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缩影。
本质上,研学游是情境化教学的一种呈现方式。学生通过沉浸在特定场景中,从而获得知识,增强本领,培养品格。乡村作为学生进行农耕实践、寻根红色文化、体验民俗非遗等的重要场域,近年来愈发成为家长、学校等主体开展研学活动的理想之地。各地相关部门也敏锐发觉、充分利用这一先机,推动乡村研学成为带动当地农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
乡村文化“点睛”,丰富研学内容供给
“欢迎大家来到信家村黄金玉米博物馆,馆里展品最早能追溯到近千年前的辽金时代。”61岁的马志海是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信家村村民,兼任村里博物馆讲解员。近日,他带着来村里研学的学生们领略大片嫩绿的玉米地,绘声绘色讲解点葫芦、石斧、铁镰等旧时农耕用具的用法,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木质弯钩犁如何使用。据他介绍,信家村黄金玉米博物馆已被纳入周边多所学校的研学线路,而乡村博物馆收藏的近万件藏品,是下一代传承农耕文明最好的教科书。
乡村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为开展研学活动提供绝佳空间载体。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镇黄沙村华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聆听“十七颗松”的故事,感悟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依托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红色文化馆、冀鲁豫水利委员会旧址展厅,开发系列研学游产品;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牛角沟村巧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出《集结红军村,迈向新征程》等精品课程10余套,编制活动教案50余篇,让研学之旅有章可循。
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与非遗体验往往深受师生欢迎。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红阳苗寨是座千年古寨,“村BA”的出圈也带火了周边的这座古老苗寨。7月中下旬,黔东南州的70余名师生到此开展研学活动,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学习银饰锻制技艺,体验特色手工艺课程,传承乡村文脉。
乡村的广阔天地,一方面给孩子们回归自然、释放天性提供空间土壤;另一方面,乡村文化资源丰厚,不论是宜人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厚重的农耕文化底蕴,或是乡村红色文化基因、瑰丽民俗文化等,都为设计研学课程提供了宝贵“基因库”,而研学课程也必然能放大乡村特色和优势,有利于打造研学品牌,吸引更多研学团队纷至沓来。
立足特色创新,破解产品同质化弊端
云南省凭借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兴起了主打探索自然的夏令营和研学团,此外还有不少研学机构可以提供木雕、扎染、刺绣等体验。孩子们漫步于泥土芬芳中,化身小小探险家,揭开“蘑菇世界”的神秘面纱,亲手采撷菌类的同时,还能从当地专家那里汲取丰富的动植物知识,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
研学的宗旨在于“学”。让孩子在研学中更有获得感,感到“研”有所“学”是关键。
诸多乡村研学基地推出养殖、种植体验,让孩子们在陪伴一株花草树木、一只鸡鸭鱼蟹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意义,领悟到生命的价值。比如在河网密布的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李国叙在自己的“李伯伯家庭农场”里带领研学的小朋友们一起挖藕、捉甲鱼,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知晓“藕鳖套养”的生态农业概念。
一些乡村研学项目更具“科技感”,从而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譬如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利用该县科学技术馆资源,学生可一边听讲解、参观科技展品,一边体验科普设备、学习科学知识。今年暑假以来,该科技馆共接待参观人数已逾1万人次;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景区推出“商道传奇”AR主题研学课程和“晋商崛起”沉浸式研学体验课,AR体验课以手机App为载体,通过答题游戏、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及知识点导览等,与乔家大院景区实景产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开拓进取的晋商精神。
乡村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的背后,是供需两端不断扩大的研学市场,从而也不可避免带来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如何细分产品赛道,提升研学质量,打造独一无二的研学体验,答案应在不断“上新”的研学产品中寻找。当然,万变不离其宗,研学始终要紧扣一个“学”字,推出既呈现乡村文化特色,又受学生欢迎且兼具教育价值的研学产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研学+农文旅”,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研学教育与农文旅融合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已成为城乡融合的新业态和重要抓手。既然是研学,在路线规划上需要提前谋划。暑假期间,各地政府和文旅部门,结合本地区“招牌”文旅资源,发布了多条研学路线。
例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十大研学主题线路,打响“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品牌,涉及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周佳山红色景区、太姥山白茶文化村等点位;广西发布的14条研学路线涵盖14个地市,既有历史文化主题游,又有探索自然研学旅,线路丰富、内容充实;山东省滨州市围绕“孙子故里 品质滨州”品牌内涵,重点打造1-3日的研学线路。
研学市场如火如荼,急需配套好软硬件设施。环境舒适、能满足家长及师生需要的乡村民宿,是保障研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民宿与研学“携手”后碰撞出的火花,又能激荡出连锁反应,用活乡村闲置宅基地,为村民带来就业机会等。
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张家峪村,乡村民宿镶嵌在环秀湖水库与连绵群山间,成为京津冀地区游客热衷的假日休闲地之一。村民张华与张思梦夫妻二人作为养蜂专家,在3年前创新性开设了村内首家民宿——“蜂巢”。将养蜂基地、蔬菜大棚和果园巧妙融合,为到访的游客打造了一个集研学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独特空间,吸引研学团队前来探索、学习。
研学导师的巨大缺口吸引年轻人返乡投身其中,带来新理念、新方法。“90后”的倪淑娜,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人,现任杭州富阳原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庆农庄)总经理。她大学毕业返乡后,除日常运营吉庆农庄外,以研学活动为突破口,开发休闲采摘、游园会、星空露营等趣味活动,将吉庆农庄打造成集“吃、玩、游、学、购”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园区。目前已累计开展160余次主题活动,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期待涌现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创新性的研学项目,充实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为城乡融合交流搭建文化桥梁,赋能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杨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