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产业经济的研究者、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品牌强企的践行者
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太仓,被誉为“德企之乡”,不仅是工信部授予的国内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更是全国唯一由商务部与德国经济部联合认定的“中国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自1993年开启对德合作以来,太仓已累计引进德国企业超560家,总投资规模突破60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过670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中有6家、前二十大家族企业中有8家,均选择落户于此。
9月16日,中国工业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探寻“太仓制造、德国品质”的魅力源泉。
“今年以来,太仓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外资发展呈现‘量质齐升、动能强劲’的良好局面。”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罗银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区内已有克朗斯灌装产线、珀金埃尔默制造基地、博泽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及门板系统等64个外资产业项目陆续开工或投产。
据介绍,太仓高新区通过强化“十驾马车”招商机制、深化“项目突破日”工作体系,新项目也纷至沓来。目前,太仓高新区已成功签约美国仕驰汽车零部件亚太区总部、法国恩威雅高端环保设备、意大利UNIVER工业自动化、佳格集团智能制造及供应链中心、珀金埃尔默全球采购与供应链中心、澳大利亚TPM生物科技等35个外资项目,推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太仓中德合作展示中心。
张罗银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在深化中德合作方面,高新区新引进Weber全自动拧紧设备、FLT自动化设备、Zorn制冷等22个德资项目,推动慧鱼加固材料、威施通风机、奥尔派专用机械设备等12家德企增资扩产,目前重点在谈德国项目超过40个。
在张罗银看来,太仓在吸引外资方面具备以下三大优势:
一是区位与供应链优势突出。太仓紧邻上海,坐拥长江口岸,太仓港作为全国第八大港口、江苏第一大外贸港,提供显著物流成本优势。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内覆盖浦东、虹桥、南通、苏锡常等5大机场,高铁贯通便捷。地处长三角制造腹地,企业可快速对接上下游资源,配套效率极高。
二是招商体系高效专业。太仓注重“以商引商”,凭借优质服务形成口碑效应。针对德企设立专业服务机构,能够第一时间对接德国总部,精准响应企业需求。
三是打造全方位德企服务生态。从项目导入、落地建设到后期运营,太仓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助力德企稳健发展。
张罗银介绍,为推动外资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太仓高新区持续优化服务体系,联合多部门协同保障,创新审批机制,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推行“容缺受理”,实现申报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压缩50%。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张罗银说:“太仓高新区苏州市级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19家,其中今年以来新增4家。我们正全力推动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平台,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链主型项目,积极引进欧洲‘隐形冠军’企业,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精准的服务,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助力外资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外观。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正是太仓德资企业的杰出代表。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对中国工业报说:“自1999年在中国投资生产以来,舍弗勒持续深耕本地市场,2024年中国区营收约34.9亿欧元,占集团全球收入的19%。”
李佑美说:“舍弗勒(中国)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并重点拓展电机、电桥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已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德国制造企业。德国舍弗勒集团作为德国十大家族企业之一,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滚动轴承制造商,也是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现代化工厂。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李佑美说,舍弗勒正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在“立足中国、服务本土”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太仓作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链核心节点和德企集聚区的优势,深度融合本地供应链资源与全球网络,希望成为中国制造迈向全球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