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专家、学者入驻通道
寻求合作、咨询专线:18813004498(同微)
荣誉查询、聘书查询

中商智汇(北京)科技研究院

——产业经济的研究者、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品牌强企的践行者

扫一扫微信

关注公众号

从国内打到海外,“王老吉”商标战何时休?

2025-10-22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字号大中小】 分享到

   打了十多年的“王老吉”商标战仍在发酵。

   9月30日,加多宝集团官方账号发文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MultiAccessLimited)日前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均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

   当晚,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白云山”)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老吉大健康”)发严正声明称,加多宝发布的信息严重背离事实,蓄意误导公众认知,对王老吉大健康合法权益与品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10月10日,加多宝集团再发文称,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正名王泽邦)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

   对此,王老吉大健康则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予以回击。

吴辰光/摄

   自2011年起,广药集团(广药白云山大股东,持股45.04%)与加多宝集团围绕着“王老吉”商标的官司多达数十起,并从国内打到了海外。从“相爱到相杀”,双方的这场拉锯战何时才能结束?

十多年恩怨何时了?

   据中华商标协会主管、主办的《中华商标》杂志于2017年3月发布的一篇文章记载,王泽邦(当地人惯叫他的乳名王阿吉,年纪大了后就成了王老吉)于1828年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席卷全国,王老吉与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并成立“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后几经更名为“广州羊城药厂”归属广州市医药总公司(广药集团前身)。

   据中新网显示,1995年,羊城药厂将红罐和红瓶凉茶的生产经营权租赁给鸿道集团(加多宝集团母公司),公司保留盒装王老吉。1996年,广药集团成立,羊城药厂被纳入旗下,“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划归广药集团。2000年,广药集团授权许可鸿道集团在红色罐装凉茶上使用注册证号为626155号的“王老吉”商标,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

   2002-2003年,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分三次向广药集团原总经理李益民行贿300多万港币,延长王老吉商标的许可期限至2020年。2004年,陈鸿道行贿案东窗事发,陈鸿道弃保潜逃。

   2010年,鸿道集团租用王老吉商标到期,广药集团计划收回商标许可权。2011年,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2012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然而,事情不仅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拉开了长达十多年的官司拉锯战。

   据广药白云山显示,2012年5月,加多宝租赁“王老吉”商标到期后,开始经营加多宝品牌的凉茶。然而,其推出的“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一系列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困扰,因为有了这样的广告,不少消费者误以为“王老吉”改名了、不存在了。在2013年底,加多宝的“改名”广告语被法院判定为虚假宣传后,加多宝又推出了“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加多宝凉茶荣获中国罐装饮料市场‘七连冠’”的销量广告,这些广告分别被法院判定为虚假宣传。2015年12月,王老吉“改名案”在广东省高院终审落锤,加多宝集团被判定虚假宣传。至此,广药白云山获法律维权15连胜。

   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红罐凉茶包装装潢”一案做出终审判决,认定双方对“红罐凉茶”的形成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的使用权益。

   2023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2014年广药集团起诉加多宝集团旗下六家公司,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侵犯广药集团“王老吉”注册商标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这六家公司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约3.17亿元。加多宝集团表示将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案至今没有下文。

   对于该案进展如何?中国工业报分别向广药白云山和加多宝集团邮件询问,但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基于历史渊源,双方已演变为情绪化的对抗,消耗了大量本可用于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的资源。当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在同一片蓝海中厮杀时,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消费者在长期的品牌混战中也会产生认知疲劳,甚至对“凉茶是否真的能降火”产生怀疑。可以说,持续的争斗非但无助于品牌增值,反而加速了凉茶品类的边缘化。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工业报表示,从消费价值看,“王老吉”可以说是凉茶的代名词,是足以定义一个行业的超级资产。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斗争是“零和博弈”,“王老吉”的招牌不仅会被消耗,双方持续内耗也会让整个凉茶品类错失与其他品类饮料的最佳对抗时机,双方或许都是输家。

海外商标权再起波澜

   如今,“王老吉”商标战又打到了海外。与国内把“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判给广药集团不同的是,此次按加多宝集团的说法,在加拿大和欧盟市场,其拥有“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加多宝集团在声明中指出,其早在九十年代开创第一罐罐装红罐凉茶和第一罐灌装王老吉正宗凉茶。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中国的凉茶品类,加多宝集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王老吉”商标。至今,加多宝集团拥有的海外王老吉品牌凉茶已销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加多宝集团也将依法捍卫海外王老吉品牌的知识产权,面对任何侵权、扰乱市场秩序或损害加多宝集团声誉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将采取一切法律行动严厉打击。

   对此,广药白云山则回击称,加多宝集团是恶意注册,干扰广药白云山正常拓展海外业务,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能否拿出最早在海外拥有商标权的证明?中国工业报分别向双方邮件询问,但截至发稿均未获答复。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具有中美律师执业资格的知识产权律师韩兴谦对中国工业报表示,“王老吉”凉茶的创始远早于我国商标注册制度建立之前,同时,“王老吉”凉茶的生产也经历了公私合营的特定历史时期,“王老吉”品牌的利益归属有一定的历史复杂性。从国内商标注册的角度看,目前“王老吉”商标在中国的商标权在广药集团没有争议。

   那么,在中国的商标权归属能否决定在国外的商标权归属?韩兴谦表示,商标权具有地域性。原则上,一个国家的商标权归属不能决定另一个国家的商标权归属。但当一个商标是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知名老字号,它在国外的归属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正义性”价值评判。不过,商标的归属最终还是通过注册等法律途径确定,即使再“正义”,也需要完善的商标国际布局,否则就容易引起复杂的纠纷,就像之前“同仁堂”商标在日本被抢注一样。

   对于加拿大商标法与国内的区别,韩兴谦指出,最大的区别主要是对于非注册商标的保护。在我国商标法下,对于非注册商标的保护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在达到驰名程度的未注册商标等少数情况下能够得到保护,保护难度往往很大。在加拿大,如果能证明在市场上有一定声誉,即使未注册,也能阻止他人误导性使用,相对来说保护门槛要低一些。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商标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所有权的权属是以注册地的法律规定为准。一般而言,各国大多遵循注册在先原则,即谁先注册谁就享有商标专用权。但对于恶意注册的情况,若能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注册时存在欺诈、混淆等恶意行为,可通过当地法律程序提出异议或申请撤销。

 【解决】AI法律助手创始人、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玥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在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商标权原则上授予最先提交申请的主体,但也有例外:如果存在恶意注册的情形,即使是在先申请的商标,往往也可能被宣告无效。广药集团主张的“恶意注册”,通常需要根据当地商标法的具体条款来提交证明。一般来说,如果能证明加多宝集团在注册时明知广药集团的商标权益却仍然注册,且具有阻碍广药集团进入当地市场的不正当意图,则可能构成恶意注册。

   对于秘方传承与商标使用权的关系,刘玥指出,在商标已有明确归属的情况下,王老吉后人即便拥有祖传凉茶秘方,也无权使用“王老吉”商标。商标权与秘方权利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权利。商标权是通过法定注册程序获得的标识专用权,只有获得国家有权机关核准后才获得保护。而秘方仅属于商业秘密或技术诀窍的范畴,需要通过保密措施来维系秘密从而获得配方持续的专用权,但并不需要获得国家有权机关的核准。如果“王老吉”商标属于广药集团,那么加多宝集团必须获得广药集团的授权许可,否则即构成商标侵权。

国内见顶转攻国外?

   抛开商标纠纷,从双方的官网均可以看到,近年来都在发力海外市场。如王老吉大健康官网显示,已于2018年建成海外第一家凉茶博物馆——“纽约馆”;规划在全球打造56家凉茶博物馆;产品远销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加多宝集团显示,凉茶饮料早在2003年就销往东南亚、欧美市场;为中国创造世界级的饮料品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其实国内的凉茶产品是最早的养生、功能饮料,但企业并没有在这两方面发力。这几年养生、功能性饮品走红市场,但凉茶产品并没有搭上这波消费红利。如今市场发展已到天花板,国际化则成了增长新路径。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国内凉茶市场显现的增长瓶颈,根源在于消费趋势的结构性变迁。在“云消费”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正从标准化的功能型消费转向个性化、体验化、社群化的享受型消费。传统凉茶所承载的“功能性”(如预防上火)诉求,正面临新式茶饮、健康轻饮、创意咖啡等多元化、强体验业态的挑战。因此,凉茶行业面临的并非周期性回落,而是消费代际更迭下的结构性转型压力。在此背景下,寻求海外市场增量是企业突破本土市场天花板的必然战略选择。

   据广药白云山近年财报显示,2020-2024年,王老吉大健康(主要包括凉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8.62亿元、97.29亿元、93.49亿元、100.13亿元、87.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5亿元、12.88亿元、14.48亿元、14.6亿元、11.04亿元。可以看出,202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降。2025年上半年,王老吉大健康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59.97亿元;净利润12.95亿元,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11.18亿元。

   张毅表示,受制于凉茶行业基本盘的震荡,王老吉大健康在2025年上半年的回暖未必能支撑2025年全年的反弹。总体看,凉茶饮料本质上以糖水为主,与当前无糖的消费趋势不符。同时,“怕上火”的概念有些老化,已缺乏吸引力。海外市场虽然潜力相对较大,但依靠单一的“怕上火”场景,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如东南亚或能畅销,但其他地区依然面临挑战。毕竟凉茶属于文化特性极强的产品,不具有普适性。而加多宝集团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不知道具体业绩,但其凉茶业务和王老吉大健康一样均面临行业增长乏力的困境。

   此外,张毅指出,加多宝集团已多次公开计划上市但迟迟没有下文,如果其凉茶业务出现停滞甚至下滑,该如何给资本市场讲出增长故事?因此,取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或许就成了新的叙述点。同时,扫除海外市场的法律风险,有助于国际化扩张。从战略上讲,也增加了与广药集团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谈判筹码。